工伤认定步骤是申请、审核、核实、暂停、决定、送达;工伤认定资料有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好的原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工伤认定步骤及资料
1、申请登记
申请人: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都有权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统筹区域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登记,并领取《工伤认定申请表》等有关需知和材料。
申请时间:用人单位应当自职工发生工伤之日或者职工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统筹区域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职工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统筹区域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申请材料
工伤认定申请表;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含事故发生的时间、地址、缘由与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状况。
工伤认定申请表填表说明:
1、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了解。
2、申请人为用人单位的,在首页申请人处加盖单位公章。
3、受伤害部位一栏填写受伤害的具体部位。
4、诊断时间一栏,职业病者,按职业病确诊时间填写;受伤或死亡的,按初诊时间填写。
5、受伤害经过简述,应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址,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受伤害是什么原因与伤害部位和程度。职业病病人应写明在何单位从事何种有害作业,起止时间,确诊结果。
6、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提交受伤害职工的居民身份证;医疗机构出具的职工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书,或者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工受伤害或者诊断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其他存在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证据:
职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合内,因履行工作职责遭到暴力等意料之外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其他有关证明;
因工外出期间,因为工作缘由受伤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有关部门的证明;
上下班途中,遭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证明;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职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证明;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的,提交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证明;
是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劳动能力鉴别机构对旧伤复发的确认。
7、申请事情栏,应写明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签字。
8、用人单位建议栏,应签署是不是赞同申请工伤,所填状况是不是属实,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9、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察资料和受理建议栏,应填写补正材料或是不是受理的建议。
10、此表一式二份,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人各留存一份。
2、审核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申请人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作出是不是受理决定:
1、工伤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15个工作日内出具《提交补正材料公告书》;
2、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
3、调查核实
1、申请人提供材料完整或根据书面告知需要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则予以受理,并开具《受理公告书》;
2、经审察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符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范围的,则书面出具《不予受理公告书》。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依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与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帮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别,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对依法获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别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4、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觉得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觉得是工伤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开出《举证公告书》,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4、工伤认定暂停
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暂停。
5、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公告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了解、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6、结论送达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认定工伤决定书》和《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的送达参照民事法律有关送达的规定实行。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别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别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区域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状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赞同,申请时限可以适合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别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区域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根据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情,依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成本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未经授权,转载需要注明本站出处链接,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日前有不法分子紧急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